問:視訊剪輯平台的關鍵組件有哪些? 答:DV、D8攝錄影機 ( 或V8 / Hi8 )、數位相機 ( DC
)、視訊擷取卡、CPU、硬碟、記憶體、掃描器、錄影機、錄音機、麥克風、燒錄器
問:如何組配視訊剪輯平台? 答:可參考專業美工繪圖平台 ( 尤其擷取時是以軟體壓縮轉檔的 ),想要經濟點的組配也可以 ( 擷取時以硬體壓縮轉檔
),關鍵組件是高速CPU / 影音同步即時擷取卡 / 大容量主記憶體 /
大容量高速硬碟,以AMD架構為例--
01.CPU:XP1600+ / 266FSB / 可超頻 / 散裝 / 外頻133MHz
/ 256K快取 NT$2800.- 02.CPU Fan:C牌1.5G / 銅墊片 / 4800轉 NT$350.-
03.MB:G牌 / 外頻133MHz / KT333 / 266FSB / DDR333 / ATA133 / USB2.0 /
AC97 NT$3400.- 04.RAM:G牌DDR266 256MB*3 NT$3150.- 05.HD:S牌7200轉 /
ATA100 / IDE介面 / 液態軸承 / 60GB*2 NT$6100.- 06.FDD:M牌1.44MB NT$350.-
07.DVD-ROM:A牌16X / IDE介面 / ATA100規格
NT$1800.- 08.CDRW:L牌24X燒錄器24W / 10RW / 40R NT$2400.- ( 待DVD燒錄器規格底定後升級
) 09.VGA:P牌GF2Ti / 64MB DDR / TV-Out / 無DVI NT$2750.-
10.Sound:創巨VIBRA 128 / PCI / 不要使用內建音效 NT$600.- 11.Net:10 /
100MB NT$200.- 12.Power:S牌300W / ATX / 可P4 NT$1250.-
13.Case:四大三小 / 前置2埠USB NT$900.- 14.I牌17"全平面CRT螢幕 / TCO99 /
0.25mm / 16bit,1024x768@85 NT$4500.- 15.滾輪滑鼠,PS / 2
NT$200.- 16.WIN98相容鍵盤,PS / 2 NT$200.- 17.120W兩件式喇叭
NT$200.- 18.入門級擷取卡: U牌DV魔法師 / 數位式 / IEEE1394 / 適DV,D8 /
適DVD,SVCD / 硬體壓縮 / 雙TI晶片 NT$1900.- 或U牌502TV / 類比式 / 適V8,Hi8 / 含TV
Tuner / 不可回錄 / VCD2.0 / 硬體壓縮 / RCA,S端子 NT$4200.- 或Duravision DV
ProTV影音三冠王 / 適DV,D8,V8,Hi8 / 可回錄 / 適DVD,SVCD,VCD / 含TV Tuner /
IEEE1394,RCA,S端子 NT$4900.- (
高階擷取卡Canopus系列粉貴,待他日上手後升級高階MPEG2硬體壓縮卡 )
總計:NT$33050.- (
數位式入門級擷取卡 ), NT$35350.- ( 類比式入門級擷取卡 ), NT$36050.- ( 數位 / 類比式入門級擷取卡 ),NOVA
/ 06 / 02 / 2002
問:使用軟體壓縮卡與硬體壓縮卡擷取視訊時的配備為何不同? 答: 01.使用軟體壓縮卡擷取視訊時,因為沒有硬體壓縮 /
解壓縮晶片代勞,影音檔案的編碼-壓縮-譯碼-解壓縮過
程由軟體負責,需仰賴CPU執行大量運算工作,所以CPU的速度要快,以免發生耗時過多或無力執行的情
形;而影音檔案要存入硬碟,除了CPU的速度要快,硬碟轉速也要快,記憶體效能要高,即資料傳輸速率 要大 (
大到足以應付此擷取轉存的工作,如5MB / s或10MB / s ),否則會發生資料漏失 ( 掉格 ) 的現象。 02.買擷取卡 (
軟體壓縮卡或硬體壓縮卡 )
時,一般都有系統最低需求的建議說明。 03.視訊剪輯平台若由軟體負責擷取視訊時,建議如果預算充足的話,採用高階美工繪圖平台的基本架構 (
高 速雙CPU / SCSI硬碟 ) 較能輕鬆完成擷取工作。 04.如果預算不多,買便宜的軟體壓縮擷取卡 (
由軟體負責擷取視訊 ),利用電腦閒置時間 ( 或人睡眠時間 ) 慢
慢擷取亦可,但還是建議視訊剪輯平台採用較高速的系統架構,以免編輯影片 ( 運算 / 合成 / 預覽 / 輸出 )
時等候過久,失去樂趣。
問:如何判別一張擷取卡的好壞? 答:要看輸出入模式多寡 / 擷取影像解析度大小 / 擷取影音檔案格式多寡 / 轉檔方式 / 晶片效能 / 介面 ( 或驅動 )
程式優劣 / 附加功能是否實用 / 配件是否齊全 / 附贈軟體書籍多寡 /
裝置連接方式是否適用。
01.輸出入模式多寡:單一輸入模式 ( 類比→數位,數位→數位 ),輸出入雙能模式 (
類比→數位→類比,數位 →數位→數位,數位→數位→類比 ),全能模式 ( 可自由輸出入與轉換類比數位影音格式
)。市售擷取卡並未涵蓋上述所有模式,原則上以單一輸入模式,輸出入雙能模式居多。
其中以數位→數位→數位的影像品質最佳,當然全能模式是最理想的轉換模式,不過仍
需根據你的攝影機類型作決定才行。 02.擷取影像解析度大小:380x280,640x480,720x480,解析度規格越大其影像品質越好. 03.擷取影音檔案格式多寡:AVI,MPEG1,MPEG2,MPEG4,VCD,SVCD,DVD,自訂,原則上可選擇格 式越多越好。 04.轉檔方式:純軟體,軟體與硬體加速,純硬體,以純硬體同步壓縮轉檔最快速。 05.晶片效能:我只用過華邦,NEC的家用等級的晶片
( VCD堪用 ),當然比不上專業級的效能好。 06.使用介面 ( 或驅動 )
程式優劣:影音是否同步,可否分離影音單獨擷取,可否微調,重疊影像可否自選擷
取張數…等,實用功能越多越好。 07.附加功能:收錄電視 /
廣播,有否支援顯示,配合監視等功能,實用功能越多越好。 08.配件:輸出入AV,S端子,IEEE1394,同軸電纜…等連接線是否齊全,不必自己另購才理想。 09.附贈軟體或書籍:剪輯,特效,影像,音效,圖庫,字型,教學,實用
/ 最新 / 越多越好。 10.裝置連接方式:內接式擷取卡,外接式擷取盒都需要電腦 ( CPU / MB / RAM / HD / VGA
/ 燒錄器 ) 強大效能
來運算與處理,所以同等級的內外接擷取裝置效能差別很小,但外接式的行動性較佳。
問:PC系統繪圖平台組配方案有多少種? 答:PC繪圖平台細分平面繪圖與3D繪圖,不同顯示特性的組件稍有差異,預算困難者無法兩全,PC繪圖平台方案有七種— 01.一人操作兩台電腦
( 2D,3D各一套 ) :佔用空間大 / 最貴 02.一人操作雙主機 / 單螢幕:節省一些空間與經費 03.一人操作單主機 /
單螢幕 / 雙顯示卡 ( 雙硬碟或雙作業系統下插拔替換AGP顯示卡 ) :省些經費又省些空間 04.一人操作單主機 / 單螢幕 /
雙顯示卡 ( 由BIOS中選擇雙硬碟或雙作業系統下AGP,PCI顯示卡 )
:不必插拔 ,但PCI顯示效果較差 05.一人操作單主機 / 單螢幕 / 單顯示卡 06.一人操作單主機 /
單顯示卡 / 雙螢幕輸出 07.一人操作單主機 / 雙顯示卡 / 雙螢幕輸出 ( 一台圓點遮罩螢幕用於CAD / CAM /
3D繪圖,一台柵狀遮罩螢幕 用於2D繪圖 )
如果預算不多,無法買專業繪圖卡,只夠買一台主機 /
單螢幕卻希望它兩種工作都做,組配時以3D效能為著眼點,搭配一般中高階雙顯示卡 ( 3D主卡 / 2D副卡
),以插拔的方法解決2D畫質問題。
問:單機 / 單螢幕 /
單顯示卡的PC系統繪圖平台如何組配? 答:組配單純化,以3D高效能為著眼點,捨棄不必要的功能—
高階工作站的基本架購 01.CPU:建議雙CPU
/ 高階Xeon或MP / 主流時脈即可 / 較便宜或影像軟體測試效能較高者 02.CPU Fan:5000轉以上 /
能配合CPU又不太吵 03.RAM:DDR266 / Registered / 最少512MB*2 04.MB:開放型 /
建議雙CPU / DDR266 / AGP4X / ATA100 / USB*4 /
IEEE1394*2 05.SCSI卡:建議Ultra160 / 相容性較高者 / PCI 06.HD:SCSI介面 /
10000RPM / 18GB*2 ( 預算困難時其中一顆資料備份碟以IDE / 7200RPM / 40GB代替 )
關鍵組件要好一點 01.VGA:專業繪圖卡 / 3D高效能者 / 選擇相容性較佳者 /
最好能雙輸出 02.Moniter:建議21”全平面CRT螢幕 / 0.25mm / 32bit,至少1600x1200@85Hz /
頻寬220~350MHz / 圓點遮罩
週邊與儲存裝置齊全 01.手繪板:大尺寸 ( 12x9以上 ) / 無線筆 /
USB 02.掃描器:光學解晰度2400dpi / CCD / 48bit / A3 / 反射稿,透射稿 /
IEEE1394 03.數位相機:410萬畫素以上 / 光圈F1.8~2.6 / 3X光學變焦 / 讀卡機 /
USB 04.印表機:彩色噴墨 / A3 / 1200x2400dpi / 4M緩衝 /
USB 05.CDRW:32W12RW40R / 燒不死 / IDE---> ( 待規格底定後升級DVD燒錄器 )
06.MO:1.3GB / 4558RPM / IDE
其他基本平台組件 01.CD-ROM:52X /
IDE, 基本功能無須太強調 02.FDD:1.44MB, 基本功能無須太強調 03.Sound:無或內建AC97,
基本功能無須太強調 04.Net:無或內建10 / 100MB, 基本功能無須太強調 05.KB&Mouse:PS /
2, 基本功能無須太強調 特殊組件 01.Power:450W / 雙CPU專用 02.Case:須配合MB安裝 /
伺服器專用 / 高安全性 ( 可上鎖 )
問:PC繪圖平台專業繪圖卡 / 晶片有哪些?
答: ( 1 ) Matrox新發表的Parhelia-512晶片, ( 2 ) 3D
Labs的Wildcat, ( 3 ) nVidia的Quadro晶片, ( 4 ) ATI的FireGL, ( 5 )
NEC的TE5,其中有些繪圖卡可雙螢幕輸出。
問:如何剪輯或拍攝家庭影片? 答:剪輯家庭影片要訣--吸引注意力與維持觀賞興趣, 01.主題明確 02.內容精要 03.情節流暢 04.畫面連貫 05.構圖考究 06.避免晃動 07.曝光正確 08.色彩自然
新手拍攝家庭影片基本技巧 ( 一 )預擬腳本 01.開場 ( 如導入,說明故事發生的時間 / 空間 /
人物 / 事件 ) 02.中間 ( 如鋪陳情節,發展流程,段落重點 ) 03.結尾 ( 如總結,脫離,待續,狐疑 )
( 二 )構圖原則 01.主角位置 ( 如井字構點 / 眼睛前方空間稍大 / 預留行進前方空間 / 近景留些頭頂空間 /
眼睛位置在水平 中線以上 ) 02.畫面配置 ( 如排除無關景物 / 畫面水平垂直自然 / 運用幾何構圖線 /
天空地面不宜等比例 ) 03.人物裁切 ( 裁身點為腋下,腰下,膝上 ) 04.多變換方向 ( 記得眼線要相同 /
動線要正確 ) 05.多變換距離 ( 掌握遠景,中景,近景,特寫畫面大小特性 ) 06.多變換角度 (
掌握水平,仰角,俯角特性 ) 07.色彩突出 ( 如主體與背景對比 ) ( 三
)變換場景 01.遠景:大背景,適開場 / 結尾 / 寬闊場面 / 介紹新地點 / 介紹目標所在情境 /
拉遠觀眾心理距離,不能 太多,約5秒 02.中景:含主體全部與少數背景,適兩人交談 /
利用背景突顯主題時,注意要保留部分相關,注意主體 角度 03.近景:半身,適集中焦點 / 描繪表情 / 重要訊息
/ 拉近觀眾心理距離 04.特寫:局部放大,適集中焦點 / 描繪表情 / 重要訊息 /
拉近觀眾心理距離,注意晃動問題 05.位置可否變換:以盡量移動拍攝位置為原則,位置無法接近時才Zoom In ( 開始 ) / Out
( 結束 ) 06.光源不足或大反差的Zoom In / Out要放慢速度,以免曝光不正確 07.Zoom
In要避免晃動, Zoom Out要比Zoom In更慢一點 ( 四
)善用角度 01.水平:佔絕大部分,配合主角高度適度變化水平高度 02.仰角:自然表現視角,不濫用,有重要 / 看似高大
/ 窺視的視覺效果,適合雕像 / 權威致詞場景,常配 以Zoom
Out 03.俯角:自然表現視角,不濫用,有不重要 / 看似渺小 / 窺視的視覺效果,適合孤單 /
道歉場景,常配以 Zoom In / Out ( 五
)掌握節奏 01.注意連續鏡頭間的步調節奏要與主題特性一致 02.靜止畫面不宜過長 03.畫面重疊部分不能過多 (
六 )畫面銜接 01.基本運境:開始畫面定拍3秒,變換畫面拍15秒,停止畫面定拍3秒 02.上下 / 左右搖攝 (
PAN ) :基本上同一主體限同方向一次 ( 即上下只能選其一,左右也只能選其一 ),
避免來回重複 03.移動跟攝最好是在車上使用,否則應謹守移步原則,避免晃動 04.相似畫面連結法:多改變位置定點拍攝主體,只改變畫面中的主體大小
/ 角度 05.插入次要相關畫面:對描寫主題有輔助效果 06.蒙太奇連結法:運用全新畫面跳接,達到暗示 /
掩飾轉接的效果 07.全新畫面間可用淡入 /
淡出特效銜接 08.基本開始法:遠景定拍3秒,幾組相似連續畫面,再連結主體中景 /
近景 09.基本結束法:停3秒以上,移出畫面主體, Zoom Out,等待主體變小消失 ( 七
)正確曝光 01.光線夠充足且反差不大時,可用自動曝光模式,否則需手動調整曝光模式或使用輔助光源較能拍出清
晰畫面 02.逆光時勿使用自動曝光模式,否則需用輔助光源,最好依場景選擇手動曝光模式 ( 如白天人像,其他 如運動
/ 夜景 / 舞台 )
03.夜拍時,近距離下主體佔畫面比例越大,越能在自動曝光模式下取得較正確的曝光 04.夜景模式仍嫌有色偏現象時,可增減手動調整亮度使曝光更正確 (
八 )色彩校正 01.新手最好使用自動白平衡模式,使用手動白平衡模式時要隨時調整模式 ( 如色彩太藍 /
太黃都暗示需 要調整 ) 02.如希望色調保持一致,先選用手動白平衡模式 ( 室內 / 室外 / 多雲 / 日光燈
),再用手動校正模式鎖定在
正確色溫值拍攝
問:如何組配PC通訊平台? 答:以入門基本平台為主要架構,加上關鍵組件-- 01.網路卡 ( 10 / 100Mbps ) 與上網帳號 (
ADSL,Cable,56K,.. ) 02.數據機 ( 卡 ) --WinFax使用者 03.DV或網路視訊攝影機 (
解析度640X480 / CCD像素30萬 / USB )
04.耳機麥克風套件 05.網路電話套件
問:新手迅速成為電腦選購高手的關鍵是什麼?
答: 了解產品趨勢與個人需求,產品趨勢如下--
01.傳統桌上型電腦DeskTop PC: -->分離式:CRT螢幕 / 主機 ( 4大2小 ) / 輸出入裝置
( 鍵盤 / 滑鼠 / 喇叭 ) -->分離式:LCD螢幕 / 迷你主機 ( 1大1小 ) / 輸出入裝置 ( 鍵盤 / 滑鼠 /
喇叭 ) -->分離式:LCD螢幕 / 超迷你造型主機 ( 外觀如玩具汽車的主機 ) / 輸出入裝置 ( 鍵盤 / 滑鼠 / 喇叭
)
02.桌上型電腦MAC: -->螢幕 ( CRT ) 與迷你主機,喇叭三合一 / 分離式輸入裝置 ( 鍵盤
/ 滑鼠 ) -->改良造型 ( 如彩色蘋果造型 ) -->造型LCD螢幕與迷你主機合一 ( 如檯燈 ) /
分離式輸入裝置 ( 鍵盤 / 滑鼠 )
03.筆記型電腦NoteBook: -->主機組合LCD螢幕與輸出入裝置
( 鍵盤 / 滑鼠 / 喇叭 ) 像一本厚雜誌 -->全功能All in
One -->超薄Slim -->LCD-less Notebook ( 只有筆記型主機 / 沒有LCD面板,要外接
)
04.改良式筆記型電腦DeskNote: -->低階CPU / SDRAM -->高階CPU
/ DDR -->升級便利性 ( 模組化 ) / 更高效能 / 更低價
05.觸控面板電腦Tablet
PC: -->觸控式LCD面板與筆記型主機合一 ( 外觀如沒有上蓋也沒有鍵盤的筆記型電腦 ) /
專屬作業系統
06.桌上型液晶電腦LCD PC: -->主機組合LCD螢幕與喇叭,外加分離式無線 ( 或有線 )
鍵盤 / 滑鼠 -->二合一電腦 ( 把具可旋式LCD螢幕的完整筆記型電腦,旋轉成面板電腦後掛回桌上特製的腳架 ( 內藏電源
),變成桌上LCD螢幕 ( 背藏主機 ),外加分離式輸入裝置鍵盤 / 滑鼠即成。外出時拆下LCD螢幕 ( 背藏主機
),旋回面板即成完整筆記型電腦,故稱二合一電腦 )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