答:個人的抉擇標準是按照硬碟選購步驟做決定。
需求-->系統平台-->儲存裝置-->硬碟介面-->需否陣列-->數量 / 容量-->轉速-->外部ATA傳輸率-->硬碟內部效能 -->安全性-->價格-->保固
買硬碟先要問的規格不是ATA,先問的是IDE還是SCSI介面,接著是問容量 / 數量,再接著是轉速,然後才是ATA規格,最後是相同條件下品牌效能 ( 平均搜尋時間 / 內部傳輸速率 / 緩衝記憶體 ) 與安全性 / 正確率。如果遇到只剩ATA規格抉擇問題時,我個人對硬碟的選擇標準是--跟著主流規格走 ( 預留未來適用空間 ) 。
新買整部電腦主機,如果只剩ATA規格抉擇問題時, ( 假設計畫買的MB支援 ) 當然選ATA133 ( 如果預算充足的話 ) .加買硬碟時, ( 如果不買舊硬碟ATA100相同型號HD來做RAID ) 選ATA133,預留未來適用空間。如果不能等待,非得現在就買不可的話,還是選ATA133.因為對系統整體效能助益較大。
最好等大家都出ATA133 HD,有公正媒體評測後再選擇會比較容易些,如果不能等待,非得現在就買不可的話,還是要有各人自己建立的準則依循,好在ATA規格只是選購硬碟排行很後面的枝節問題,既使選錯了,也不必害怕ATA它會對硬碟或整個系統效能有何重大影響,因為"一般"使用者實際勞動硬碟的機會比不上對系統中的CPU,RAM,MB,VGA的勞動機率高,不用對HD的ATA"太"斤斤計較喔!( 認真考慮SCSI / RAID才會對整個系統有較大影響 )
|